猪肉的部位及肥瘦程度不同,营养成分及含量有很大差别。其中瘦肉每100克含水分52.6克,蛋白质16.7克,脂肪28.8克,碳水化合物1克,灰分0.9克,钙11毫克,磷177毫克,铁2.4毫克,还含有维生素252B10.53毫克,维生素B20.12毫克,烟酸4.2毫克。不过,据行业人士介绍,热鲜肉屠宰后的肉温高达40℃,而这则为xijun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猪排骨肉所含的营养成分与瘦猪肉相近:每100克含蛋白质23.6克,脂肪10.5克,碳水化合物1克,灰分7.7克,钙78毫克,磷9毫克,铁1.4毫克。
猪肉的肉质细嫩,可任意烹饪,或烧或炒,或蒸或煮,均有鲜美的口感,是我国人民常吃的一种肉食。猪肉以瘦肉质优,以含脂肪和维生素B1见长。在面对面的销售中,销售人员可以将商品的有关特征直接告诉顾客,而超市实行的是顾客自助式销售,只能通过一定的陈列形式将商品特征明白无误地告诉顾客,并使他们产生购买欲望,终达成交易。当一个人由于多种原因缺乏营养,出现身体虚弱,面如菜色,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适当吃些猪肉,则可以补充多种营养素,达到增强体质、抗病的目的。
倘若本身已经是大腹便便,面泛油光,则应该控制肉类饮食,否则适得其反。
猪肝颜色发黄,是肝yan吗,该如何解释?
答:首先可以肯定的说:不是肝yan。正规屠宰场选用来自非疫区健康生猪,经质检人员严格的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层层把关。至于猪肝颜色发黄,主要是因为猪种、猪龄及屠宰加工条件(如浸烫、放血)的差异导致颜色的不尽相同。
猪肝为什么会出?
答:猪肝是主要的贮血,里面有许多细小的小导管,在宰杀过程中即使充分放血也不可能完全放尽猪体内的残留血液,尤其是象ganzang这样的贮血内的残留血液更难以放尽。在冷藏、销售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压挤、颠簸等原因,还会导致有一小部分析出。
肉炖不烂,顾客怀疑是母猪肉,该怎样解释?
答:猪肉炖不烂,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烹调加工方法不当;如炖煮时间不够;
(2)猪龄大,肌纤维比较粗,加工后常有不烂之感;
(3)部位不同,加工后口感也不同。如后腿肌肉,属于骨骼肌,平时运动量比较大,肌纤维比较粗,肌间脂肪少,加工后口感比较硬;而颈背肌肉,平时运动量较少,肌间脂肪较多,加工后口感比较适口;
(4)猪肉预冷时间短,没有充分排酸或宰前受紧迫刺激产生应激反应等原因也会导致加工后肉的口感较硬。
带筋猪蹄上有褐点,是怎么回事?
答:猪在行走、奔跑、运输过程中因碰撞、挤压、磕拌或JI打等原因造成猪蹄损伤,导致皮下淤血,宰前侯宰时间短,不足以令其自然恢复;或是以前曾经受Ji,伤愈后留下的斑痕或在吊挂过程中形成的淤痕。
猪副产品初加工技术详解
剥肚机操作:剥肚机主要结构为一电动旋转的圆刀片口。操作时,将上述需要剥开的部位凑在剥肚机的刀口上,将之剥开。
翻洗胃,俗称“翻肚”。先用左手握住十二指肠断口处(俗称肚尖),在水管下冲击粪污(胃内容物),再用刀或剪刀尖在胃的里弯道断口(俗称“肚梗”)处戳破10~12cm,随即两手握住胃的两端,两手拇指插入刀孑L,将胃翻转,抖出胃内容物,移近水管冲洗,同时翻露肚头并洗净。答:因为在猪分割肉中里脊肉的水分含量高,由于水分的折射作用,所以里脊肉看起来较其它部位肉颜色泛白。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洗肚机进行翻洗。翻胃时,首先应注意勿使胃的外层黏膜上沾染粪汁,特别是戳刀后的裂口外沿,一旦沾染,很难洗净。为了防止沾污,每翻一只胃都应冲洗双手。
三、大肠的分离和翻洗
大肠的分离工作(俗称扯大肠或扯油头)是把黏结大肠的系膜(油头)扯开,使原来盘结成一团的大肠分离成条形,便于翻洗,并使一部分系膜(油头)分离出来,得到充分的利用。5)第壹批原料加工后,再从库中取下一批,严禁肉品积压案上,导致回温。以往有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是将粘连在大肠上的系膜基本扯净,俗称扯“剥皮肠”或光肠,其技术要求较高,劳动效率较低。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灵猪进口猪肉的千秋食品于2025/3/24 16:18:3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anjing.mf1288.com/njqqsp-285069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