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搅拌器中两种性质不同,但互相溶解的液体一起搅拌,将发生两种过程,首先是两种液体被破碎成块团(或称溶质团、浓度斑),并彼此掺合起来,这些块团是不规则的,块团的尺寸随搅拌器的搅拌而连续地减小。同时这两种流体间的扩散将通过块团的边界进行,边界处的组成先发生变化,逐渐扩展至块团内部,终达到两种液体的分子级的混合。若不是液体先被打碎成小块团、形成大量接触面的话,扩散过程进行很慢;然而若没有扩散过程,即使搅拌器长时间连续不断地搅拌也不能获得分子级均一的混合物。由此可见,“破碎”和“扩散”是整个均匀混合进程中两种不同性质的过程。前者是减小块团的尺寸,后者是消除混合物相邻区域之间浓度上的差异。所以这两者需要用不同的物理量来描述。如用Danckwertz定义的分离尺寸L(Scale ofSegregation)和分离强度I(Intensity of Segregation)来描述。
黏度是流体的一种属性。它反映了流体运动时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梯度的比值关系。所以黏度大小对流动状态有很大的影响,也必然对机械搅拌器的搅拌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有层流、过渡流、湍流三种状态,搅拌罐中也有这样三种流动状态,与管路中一样决定这些状态的是雷诺数Re,黏度是决定Re大小的主要参数之一。
在搅拌过程中,所谓黏度高低的说法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所谓高低只是一个习惯的说法。大致以2500m Pa.s或10四次方mPa.s以上为高黏度.在此以下都可称为低黏度。也有的只将100mPa.s以下称为低黏度,中间又分出一个中等黏度的范畴。因为低黏度与中等黏度的液体在搅拌时流动状态的区别不大,所以将其统称为低黏度,以与高黏度液体相区别。关于目前常用的液体搅拌器所适用的黏度范围,说法也不同。有的认为适用在2×10的五次方mPa.s以下,也有的认为可用到1x10的六次方mPa.s。这些说法都未提及其他指标,所以也只能理解为一个大致的范围。
润滑油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氧化,而氧化速度与温度有着直接关系,60℃以上,温度每升高18华氏度(10℃),油的寿命就减半。实际使用中,如果油温高于推荐,那么换油周期也应该相应调整。润滑油氧化会产生油泥、漆膜、生成酸性物质,这些物质对设备有害,而且反过来加速油变质。通过检测润滑油里的酸值(AN),可以监测脱硫搅拌器润滑油的氧化。润滑油受到污染也会引起油变质,通过油液检测水分和颗粒污染物,能监测润滑油的清洁度。
脱硫搅拌器润滑油更换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这时就需要使用者掌握一定的辨别技巧,根据油脂的颜色、味道等来推断是否发生变质以及是否需要换新。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溶碱罐搅拌器的中拓鼎承于2025/5/29 10:14:4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anjing.mf1288.com/sdztdc202302-2865588095.html
上一条:南京立式移印机来电咨询「得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