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玻璃钢等增强热固性塑料NF F01-281:2014测试
NF F01-281:2014铁路车辆-复合材料零件与基材 纤维增强热固性材料规范、试验方法、制造、鉴定和合格评定
本标准规定了由连续或不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部件的要求以及材料特性,还规定了评估这些要求的测试方法。根据测试项目不同,所需样品尺寸及测试费用、周期均不同。江苏威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NF F01-281:2014全套项目测试服务,详细请咨询:18036081095.
导热系数检测
(1)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试件的传热性质可能会:
——由于材料或样品成分的改变而改变;
——受含湿量和其他因素影响;
——随时间而改变;
——随平均温度而改变;
——取决于以前的热经历。
(2)导热系数测量热流计法
本方法是间接或相对的方法,由测试试件的热阻和标准试件热阻比值而得。测量时,将厚度一定的样品插入两个平板间,设置一定的温度梯度。使用校正过热流传感器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传感器在平板与样品之间和样品接触。测量样品的厚度、上下板间的温度梯度及通过样品的热流便可计算试件的导热系数。
(3)导热系数测量防护热板法
防护热板法的工作原理与热流计法相似。热源位于相同材料的两个样品之间。这两个样品用于获得向上和向下方向的对称热流,并使加热器的能量完全被试样吸收。在测量过程中,准确设置热板的能量输入。通过调整辅助加热器的能量输入,调整热源和辅助板之间的测量温度和温度梯度。热板周围的保护加热器和样品的放置方式应确保从热板到辅助加热器的热流是线性和一维的。辅助加热器之后是散热器,散热器与辅助加热器接触良好,以确保散热并改善控制。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通过测量添加到热板上的能量、温度梯度和两个样品的厚度来计算。
腐蚀试验后评价
(1)外观评价
白锈、红锈、黑斑、铜锈、变色、失光、起泡、起皱、开裂、剥落、针i孔、析出
几种金属氧化物颜色:
铬钝化层——生锈为黑斑
锌钴镍层——生锈为白锈
铁——生锈为红锈
铜——生锈为绿锈
(2)等级评定
外观等级:用评级数(字母和数字)描述试样的全部外观,包括暴露所导致的所有缺陷破坏。
保护等级:保护评级数表示覆盖层保护基体金属免遭腐蚀的能力。
评价标准:ISO 10289、ASTM D610、GB/T 6461、ASTM D1654、ASTM B537
(3)质量损失
称重判定法是通过对腐蚀试验前后样品的重量进行称重的方法,计算出受腐蚀损失的重量来对样品耐腐蚀性进行评判,它特别适用于对某种金属耐腐蚀质量进行考核。
(4)出现腐蚀的时间
腐蚀出现时间是以产品是否产生腐蚀现象来判定,可以表述为如480h无白锈,720h无红锈。可适当增加中间检查样品的频次。
(5)腐蚀蔓延
测试前用专i用划痕刀、美工刀、V型刀等划线或划叉。划线宽度一般为0.5mm、1mm、2mm等,划线角度一般为30°、45°、60°。
总腐蚀蔓延宽度用平均腐蚀蔓延总宽度减去原始划线宽度得到。单边腐蚀蔓延宽度用平均腐蚀蔓延总宽度减去原始划线宽度再除以2得到。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紫外老化试验箱的威阔检测于2025/2/11 9:41:33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anjing.mf1288.com/wkjcjs-284124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