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都认为,工业机器人发展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1959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一台工业机器人。同时提出下一步工业机器人产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人机合作”即工人和工业机器人同时在车间里搭配工作,人在工业机器人的辅助下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工业机器人从事精que度高、重复性强的工作。
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应树立全球视野,虚心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理性规划投资和研究方向,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强全产业链的构建,中国工业机器人实现“人机协作”走出国门,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UR机器人
UR10型六关节机器人具有轻松编程、快速安装和设置、重新部署灵活、人机协作和安全等特点,机械臂有反向驱动功能,可以直接牵引机械臂编程示教;可以通过设置安全参数,并经过安全评估,在不增加安全围栏条件下满足人机协作应用需求。客户在选取工业机器人时请仔细阅读上述文章,根据自己产品的生产需求、特性再参照上述六条特性参数来选购适用的工业机器人产品。 UR10型六关节机器人作为轻量化、小型化、人机协作机器人尤其适用于电子、家电和3C行业的装配、机床上下料、物料检测、物品取放、堆垛和拆垛、打磨和抛光等领域。
历史
1962年
美国AMF公司生产出“VERSTRAN”(意思是wan能搬运),与Unimation公司生产的Unimate一样成为真正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1962年-1963年
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4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工业机器人
主动迎接机器人产业2.0时代。在传统机器人产业,国内机器人企业不可能短期内实现超越。工业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的大量作业是轴与孔的装配,为了在轴与孔存在误差的情况下进行装配,使机器人具有柔顺性。在伺服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也不可能很快实现自主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面对机器人产业2.0时代,传统的核心零部件将不再是“核心”,新的“核心”零部件将重新诞生。未来,中国的机器人研发更应该关注信息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应用。谷歌、微软、英特尔、思科等一大批信息技术领域的顶jian企业纷纷布局机器人产业2.0时代就是一个新的信号。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工业四轴机器人的昆山威普特于2025/9/1 13:13:5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anjing.mf1288.com/kswptjqr-288549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