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肉,又叫冷却肉,水鲜肉,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温度(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在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范围内的生鲜肉。多数人认为冻猪肉没有营养,味道差,因此选择的新鲜猪肉,冻猪肉真的没营养吗。发达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冷鲜肉,在其目前消费的生鲜肉中,冷鲜肉已占到90%左右。
我国的肉类产量在1990年就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首位(FAO年度生产报告,1990),而我国消费者消费的肉中未经加工的鲜肉占90%以上,但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热鲜肉和冷冻肉,冷鲜肉的比例很低。
冷鲜肉的生产从原料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都是在品质管理体系的严格监控之下,保证了产品的和标准化,也实现了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因此,要防止扯肠系膜时反将肠管扯破或扯断,粪汁流出,沾污系膜。它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始终处于低温控制下,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和金黄色等病原菌分泌的速度大大降低。另外,冷鲜肉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成熟过程,质地柔软有弹性,汁液流失少,口感好,滋味鲜。
冷鲜肉的保水
冷鲜肉出水一直是个行业难题。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xijun容易大量增殖,无法保证肉的食用安全性。肉的保水性能以肌肉的持水能力来衡量,指当肌肉受到外力时,保持其原有水分与添加水分的能力。外力主要指在加压、切碎、加热、冷冻、融冻、贮存、加工等过程中所作用的力。保水性对于肉类工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质量特性。
对于肉类工业,较低的保水性意味着较大的经济损失,包括水分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降低成品率带来的损失。对于消费者,保水性差会影响到原料肉在贮藏销售过程中的外观质量,表面水分多,往往颜色发白,给人不新鲜的感觉。
现在拿吃过猪肉来说,那不叫个事,但吃过猪肉的人未必见过猪跑。买猪肉时,拔一根或数根猪毛,仔细看其毛根,如果毛根发红,则是病猪。同理,卖过快消品生鲜猪肉的多,但未必都卖生鲜猪肉。基于此,加之眼下众多黑毛山猪、土猪、低脂猪、等产品拥入京城以及市场抢地盘,结合自己购买猪肉的一点积累与形成的认识,以供正在卖的或准备投身卖的同业朋友们分享!
肥膘、板油的区别,出油率哪一个高?
答:统膘是脊膘、肋膘、腿膘(号膘)等的统称;板油是猪体腔内附着于腹壁上的脂肪组织,因猪种、猪龄不同,板油的块形大小、厚薄各有差异。统膘、板油的相同点均是脂肪组织;从出油率上比较,板油的出油率一般要比统膘高10个百分点左右。
为什么有些胸、小排炖熟后有异味(类似骚味)?
答:导致蒸煮后产生异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喂猪的饲料中不饱和甘油酯的存在(特别是在鱼粉中存在较多);
(2)消费者购买后冷藏条件不当,导致被微生物污染;
(3)外包装物有异味,即不适当的包装;
(4)烹调加工方法不当。
猪身上有异味,如人之汗液味道,是怎么回事?
答:在猪身上常会发现一种与性别有密切关系的洋葱味或汗臭,这种异味特别常在公猪(尤其是配种过的)中发现。但有时也会在与性别有关的条件中出现。此种异味直接发生于猪体内的分解物或起源于此产物产生的其他物质。
挑选猪肉的方法
1看猪肉的外观
新鲜和健康的猪肉,瘦肉部分颜色呈鲜红色,颜色为红色或者粉红,如果是暗红色的属于比较次;肥肉部分是白色或者乳白色,且质地比较硬。
猪肉要光泽,没有液体流出,肉的表面没有任何斑点。
2闻猪肉的气味
拿猪肉在鼻子附近闻闻,气味要是比较新鲜的猪肉的味道,而且略带点腥味。一旦有其他异味或者臭味,就不要买,容易是比较不好的肉。
3手指触摸猪肉
用手指压下猪肉,猪肉要有弹性,如果用力按压,猪肉能迅速地恢复原状,如果瘫软下去则肉质就比较不好;再用手摸下猪肉表面,表面有点干或略显湿润而且不粘手。如果粘手则不是新鲜的猪肉。
4用水煮肉看汤汁颜色
煮肉的汤应透明清澈,油脂团聚于汤的表面,具有香味。如果不是则买的猪肉不是新鲜的猪肉。
几种非新鲜猪肉的判断方法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灵猪猪肉水饺的千秋食品于2025/2/25 20:05:5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anjing.mf1288.com/njqqsp-284405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