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设计运用
在设计中,齿轮轴的运用一般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1、齿轮轴一般是小齿轮(齿数少的齿轮)。2、齿轮轴一般是在高速级(也就是低扭矩级)。3、齿轮轴一般很少作为变速的滑移齿轮,一般都是固定运行的齿轮,一是因为处在高速级,其高速度是不适进行滑移变速的。4、齿轮轴是轴和齿轮合成一个整体的,但是,在设计时,还是要尽量缩短轴的长度,太长了一是不利于上滚齿机加工,二是轴的支撑太长导致轴要加粗而增加机械强度(如刚性、挠度、抗弯等)。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分析
定位基准的选择
齿轮轴主要表面的加工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位基准的选择。轴类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和主轴各主要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都决定了以轴线为定位基准是比较l理想的。这样既保证基准统一,又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一般多以外圆为粗基准,以轴两端的项尖孔为精基准。具体选择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当各加工表面间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时,应该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各表面的加工。(2)粗加工或不能用两端顶l尖孔(如加工主轴锥孔)定位时,为提高工件加工时工艺系统的刚度,可只用外圆表面定位或用外圆表面和一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过程中,应交替使用轴的外圆和一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以满足相互位置精度要求。(3)如果轴是带通孔的零件,通孔钻出后将使原来的顶l尖孔消失。为了仍能用顶l尖孔定位,一般均采用带有顶l尖孔的锥堵或锥套心轴。当轴孔的锥度较大(如铣床主轴)时,可用锥套心轴;当主轴锥孔的锥度较小(如CA6140型机床主轴)时,可采用锥堵。必须注意,使用的锥套心轴和锥堵应具备较高的精度并尽量减少其安装次数。锥堵和锥套心轴上的中心孔既是其本身制造的定位基准,又是主轴外圆的精加工基准,因此必须保证锥堵或锥套心轴上的锥面与中心孔有较高的同轴度。若为中小批生产,工件在锥堵上安装后一般中途不更换。若外圆和锥孔需反复多次互为基准进行加工,则在重装锥堵或轴套心轴时必须按外圆找正或重新修磨中心孔。从以上分析来看,齿轮轴加工工艺过程中选择定位基准应考虑这样安排工艺过程:一开始就以外圆作为粗基准钻端面中心孔,为粗车准备定位基准;而粗车外圆则为后续加工准备定位基准:此后,为了给半精加工、精加工外圆准备定位基准,又先加工好前、后顶l尖孔作定位基准;齿轮齿形加工也采用顶l尖孔作为定位基准,这非常好地体现了基准统一原则,也充分体现了基准重合原则。
齿轮加工时会遇到的问题
一、齿形误差 齿形误差是指在齿形工作部门内,包容实际齿形廓线的两理想齿形(渐开线)廓线间的法向间隔。齿轮滚刀是加工外啮合直齿和斜齿圆柱渐开线齿轮比较l常用的一种刀具。这种滚刀侧后刀面的轴向截形是直线,如果用它代替渐开线滚刀切齿时,则切出的齿轮齿形不是渐开线,因而在理论上造成了一定的齿形误差,称为齿轮滚刀的造形误差。另外,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不可能获得完全准确的渐开线齿形,老是存在各种误差,从而影响传动的平稳性。齿轮的基圆是决定渐开线齿形的惟一参数,假如在滚齿加工时基圆产生误差,齿形势必也会有误差。
如何安排齿轴加工
齿轴是指支撑旋转部分并随其旋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部分。通常,它是金属棒形状,并且每个段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机器的可旋转部件安装在轴上。
在设计中,齿轴的使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齿轴通常是齿数比较少的齿轮
2.齿轴通常处于高速状态(即低扭矩水平)。
3.齿轴很少用作换档齿轮。它们通常是固定运作的齿轮。首先,因为它们处于高速状态,所以它们的高速不适用于滑移。
4.齿轴是轴和齿轮的组合。但是,在设计上,应尽可能缩短轴的长度。如果太长,则不利于上滚齿机。
其次,轴的支撑太长,这会使轴变厚。提高机械强度(例如刚度,挠度,抗弯曲性等)。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kn95滚刀轴的奥本马精密机械于2025/2/23 17:21:3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anjing.mf1288.com/szabmjx-284337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