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38.3试验内容
试验T.4冲击(38.3.4.4)
A. 测试对象:表1或表2对应编号的样品
B. 试验前测量电压、称重并记录;
C. (1)对于≤12kg电池或电池组,电池:150g,脉宽6ms;电池组:150g或(100850/M)-2g选较小值,脉宽6ms;M为电池组的质量单位kg。
(2)对于>12kg电池或电池组,电池:50g,脉宽11ms;电池组:50g或(30000/M)-2g选较小值,脉宽11ms;M为电池组的质量单位kg。
(3)每方向冲击3次,合计6个方向。
D. 试验后测量电压、称重并记录;
E. 计算出每个样品质量损失、试验前后电压比,并记录;
试验T.5外部短路(38.3.4.5)
A. 测试对象:表1或表2对应编号的样品;
B. 试验前测量电压并记录,短路前记录样品外壳温度,温度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在电池或电池组的正极附近采集;
C. 电池或电池组需加热外壳温度达到稳定的温度(57±4)℃,然后使电池或电池组在(57±4)℃下经受总外电阻小于0.1 欧姆的短路至少1小时,恢复常温至少观察6小时。温度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在电池或电池组的正极附近采集。
D. 试验过程中,记录外壳温度zui大值并记录;
E. 判定要求:如果电池或电池组外壳温度不超过170℃,并且无解体、无开裂和无起火,即符合这一要求。
UN38.3试验内容
试验T.8强制放电(38.3.4.8)
A. 测试对象:表1或表2对应编号的样品;
B. 试验前测量电压并记录;
C. 电池在环境温度下与12V直流电源串联连接,以电池制造商规定的MAX持续放电电流作为初始电流强制放电。将一个大小和功率合适的电阻负载与被检电池以及直流电源串联以获得规定的放电电流。每个电池强制放电的时间(小时)等于其额定容量除以起始试验电流(安培)。
记录放电电流和强制放电后的电池电压。
强制放电结束后观察被检电池7 天。
D. 判定要求:电池无解体、无起火,即符合这一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各种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各种用电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特别是如通信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等重要设备,作为供电系统的动力保障,蓄电池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蓄电池又是其中薄弱的环节,容易发生故障,在供电装置的故障中占的比例比较大。由于蓄电池组在运行中个别蓄电池会因干涸发热、漏液、欠充、过放、内阻增大等原因而迅速失效,造成系统或供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重大事故。实践证明电池的故障常常是先由一块或几块电池失效引起的。因此,对蓄电池运行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对保证电源供电的可靠性十分重要。
目前传统的检测维护手段存在众多的缺陷,如:人工测量精度差、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实时性和连续性差等。因此,传统的检测维护手段不但缺少信息的来源,更没有的综合分析手段,致使无法及时发现已发生的故障和存在的隐患,给生产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日常维护时的助手,其不但具备监测功能,还可实现综合分析、智能管理、自动报警以及网络监控等多种先进功能,由此可见,采用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代替人工检测已成必然趋势。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蓄电池检测系统的威阔检测于2025/4/2 18:16:3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anjing.mf1288.com/wkjcjs-2852957119.html
下一条:南京家居室内装潢服务至上「多图」